课程简介| Course Introduction《建造》课程是二年级上学期最后一门专业课程,为期四周。希望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并掌握:1. 如何在给定的尺度及环境下,以透明性方法为基础,通过空间生成,材料选择,完成局部空间构件关系的表达与设计;2. 模型制作以及初步的几何制图;3. 模型材料到建筑材料的转化关系。
课程安排| Course Schedule第一周:互映性第二周:墙与空间第三周:结构与覆面第四周:材料与感知
课程导师| Course Instructor卢珺 晏以晴 崔仕锦
部分作业展示
1901 沈奕贤 洪睿晟
1901 明思博 王治淇
1901 杨岳 周博文
1902 林欣
1902 王若妍 黄梦瑶
1902 杨永晖
1902 苏婳
1902 易雨晴
1903 包雨姗 黄彧蕊
1903 谢非凡 万童言
1903 陈哲轩 张艺凇
1904 陈舸 刘舒娴
1904 魏柏洲 田雯
1904 王乾宇 杨兆乾
1905 李亚倩 林舒琦
1905 王徐一石 陈梦依
1905 王心怡
1905 祝正洋
1906 王熙文 祝炜龙
1906 熊静怡 曹圆圆
1906王安琦 薛婧
课程小结
本次课程为期四周,主要分为两个练习。练习一的主题为互映性,引导学生从透明性的角度分析建筑剖面图,推导出可能的空间关系。第二周开始的练习二是探讨绘画与建筑的关系,学生可以选择西方立体派与透明性的角度或者从中国传统山水画的角度抽象并生成空间,搭建空间,感知材料,探讨建造的可能性。
邀请了几位同学分享课程感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林欣:这轮课的方案推敲上,自己做了很多的尝试。一开始自己并没有直接通过照片提取元素进行转换,而是首先大致阅读了老师发的课程配套书籍,在本子上提取了一些关键词,进行元素的积累,之后再用建模软件进行大致三维感知,再之后通过照片提取元素进行转换,又再用电脑建模,后用pvc板搭建草模,最后才开始搭建最终模型。总之在这一轮课中自己运用了几种思路去寻找自己的灵感,它们之间有很多东西其实是重复的,但是恰恰是这样一种重复的步骤让自己更加明白做设计往往不是从一直接到二,从一到二会有许多的反复,每一步通过步骤本身具有的特性也能够更好的发现对应的问题。这种采用多种步骤渐进的方式比以往自己直接硬想感觉着实轻松了不少,条理性也更为清楚。之后在制作中发现了自己的俩个最大灵感点,最终的模型搭建也是围绕着这俩个点去做的,既是灵感,也是限制条件,这次的灵感和以往好像也不太一样,这次灵感坚定些(可能也是老师不断鼓励的缘故-^),于自我而言比较新也更为成熟,以往往往很容易产生动摇和迷惑,或许这也是层层推进所带来的一种自信吧。总之这轮课于我而言收获最大的并不是空间的感知,而是收获了一种方法,通过不同的手法去寻找灵感发现问题,也找寻一种合适的心境去制作,决不把自己局限在某几种方式上,之后的课程中也希望自己能够做更多的尝试建立自己的方法库。
苏婳:在这次课程作业的完成过程中,让我颇有收获的有两点。首先,在构建的全过程中,明白了设计并不是一个单向的活动而是在不断的观察实际和对照修改的曲折路线中行进的,它是贯穿始终的,我们在不断的实践中才能够积淀经验;第二点即是对材料有所体验了,我选择浅色木材质就是想在我构造的一个较简约圆融的空间中营造出一种温暖的和式氛围,明白了不同材质给人带来的视觉和身体感受都是有所不同的,要学会根据自己实际营造的空间特质来选择。本次课程教会我最多的便是:设计应当立足于实际。今后我会不断提高理论实践水平,不断培养意识。
杨永晖:这次的建造课程和大二刚开始的空间课程略有不同,这周的课更注重于人在空间中的感受、建筑结构的搭建、建筑表面的材料等。草稿设计灵感一是从国画中提取自然空间,二是借鉴《如画观法》中的建筑形式。在搭建过程中我参考了董豫赣先生的红砖美术馆,因此选择了砌体结构,采用模型红砖搭建。空间设计中我也有意向中国园林的设计靠拢,开了许多巧妙的“窗户”,从这些“窗户”中可以看到其余的“窗户”及错落的墙体,让人产生想要进去探索的欲望;在入口的设计上也分别设计了两种路径的选择,虽然是同一个入口,但选择不同的路径方向就会看到不一样的景象,给人不同的空间感受。在搭建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许多不足之处,一是对建筑的结构搭建还不了解,对承重墙没有过多考虑,因为模型砖轻,才能够搭建起来;二是对设计空间的实用程度把握还不好,有些一味追求“探寻感”,实用的空间还不多,在下次的课程中我会更加注意这些。搭建模型的过程虽然很累但也十分有趣,还有许多同学帮助我,是一段值得回忆的时光,期待下一次的建造课程。
祝正洋:这次的建造课程在之前空间课程的基础上加上了对结构与材料的学习,且始终要以人的尺度为基准。以至于我们在构建一个空间的同时,要考虑结构的可行性与合理性,且处处会受到尺寸的制约,让我充分感受到这门课程的严谨性。但同时这门课也是充满想像力与创造性的。以剖面图,山水画,拼贴画来抽象空间与墙面,再加上不同高低的平面与连接其的回廊,来构成空间。这个方法让我感到十分新奇与惊喜之余,也得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来构建起一个心目中的理想空间,也从其中学习到了不少的构成思路。
王徐一石:四个星期的建造课程结束了,这学期也终于结束,可以暂缓一口气了。首先感谢老师们,在课程中无论线上还是线下都和我们有很多交流,帮助解决问题。回顾整个课程,基本算是没有浪费时间,有所收获但是也还有很多疑惑。
课程的第一周,我开始不太理解课题要求,始终没弄清楚怎么将剖面图的线条抽象出来。老师说的几种划分方法我始终难以理解,我感觉还是因为自己一贯的缺点导致思维容易僵化,非得找出一个办法,但是始终不懂得变通。后来还是做出来了,但我感觉一般般,感觉并没有特别好。第二周的课程,基本是一直延续到最后结课。
第二周有两个课题,我选择了“如画观法”,我认为这是一个相对陌生的领域,同时也是国美的一种方法,于是想去尝试。“如画观法”即从中国画中抽象出空间,将其重新排列形成一个新的空间。一开始我也觉得很玄乎,于是看了一部分老师提供的王澍的相关理论,画了几张不同画的大致走线,画出草图,确定了大概的方向。随后在画平面图时,我感到大脑无法想象出每层的确切平面图,于是就用su试着拉出来,并将自己带入进去,根据人的需求调整空间。最终用kt板做出来后,我尝试用腻子粉和水粉颜料做出混凝土的质感。整个模型基本是在制作的过程中在一个大框架不断改进,修改,期间请教过老师和同学的建议意见,最终制成。
这次的课程中,我有收获但也有不解和没做到位的地方。首先收获是我进一步锻炼了自己的设计能力,将看过一些书中所学的的理论实践了出来,进一步加强了对一些理论的认识。通过不断的推敲,感受作品内在的逻辑关联和对人的感受。不足的地方是,我还是没有尽最大的努力去解决问题,有些问题因为自己的原因没有及时向老师请教导致这个问题就没弄清楚,是个很大的遗憾。其次就是跟别的班同学交流还不够,这次直到最后展出看到四班同学的作业,充满了各种想法,感受到自己可能还是不够放开。
在今后的学习中,还是要多问老师,和同学交流,毕竟每个人有不同的想法,过于局限只能让自己封闭,其次就是要多看理论书籍,书看的越多疑问越多,不过这样才有前进的动力。